没打过乙肝预防针,现在还要打吗?

你好,一般乙肝疫苗在注射第一针后,30%的人产生表面抗体,第二针后50-70%的人产生表面抗体,第三针90%的人产生表面抗体。
在全程注射完乙肝疫苗一个月后,应再次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如果检测结果HBsAb呈阳性,且抗体滴度达10个国际单位/ML以上。说明您体内有足够的乙肝免疫抗体。能有效的防御乙肝病毒的侵害。这也是接种乙肝疫苗成功的标志。在全程注射完乙肝疫苗机体产生有效免疫抗体后,其有效抗体滴度一般能维持三到五年。如果您通过接种乙肝疫苗获得乙肝抗体,建议您每三年加强注射一支乙肝疫苗。因乙肝疫苗接种产生抗体后,其抗体水平随时间逐年下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三年内加强注射一次为好。但如果是接种进口疫苗“安在时”其免疫期限相对国产疫苗稍长些(约15-20年)。总的来说,是否需加强免疫,以抗体滴度而定。只要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低于10以下,则应及时加强免疫。  常规体检中取消乙肝检测后,很多医生反映,不做乙肝5项检测,接种乙肝疫苗时顾虑很多。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教授,他认为,如果自己知道曾感染过乙肝病毒,体内乙肝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就不需要接种乙肝疫苗。但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不做乙肝检测,也可以接种乙肝疫苗,因为即使体内有乙肝病毒,接种乙肝疫苗也不会发生不良反应。
庄辉说,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从1982年到2005年,全球约4000万名新生儿和6000万名其他人群曾接种了乙肝疫苗,没有发现有人因过去感染过乙肝病毒在接种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过去对一些高危人群在接种乙肝疫苗前进行筛查,主要是从成本效益考虑的。
乙肝疫苗是基因重组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经纯化、加氢氧化铝佐剂和灭活等处理后制成,无传染性。
国内外实践均证明,该疫苗预防乙肝安全有效。国内外曾尝试用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肝病人,所用疫苗剂量和针次远高于预防所用。虽然乙肝疫苗的治疗效果目前还不确定,但这些研究均证明,用乙肝疫苗治疗乙肝病人是安全的。
病毒性肝炎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孩子一出生,就被检查出庚型病毒性肝炎,现...

你好,庚型病毒性肝炎简称庚型肝炎,是由感染庚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播途径已被证实可以通过输血传播,易感者包括接受血液透析者以及接触血源的医务人员;此外,静脉注射毒品是另一重要途径。早期检测,早期防治。

孩子一出生就被检查出庚型病毒性肝炎现在正在治疗庚

肝炎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施治,有一定的效果。如急性黄疸型肝炎热重于湿者宜清热利湿退黄,湿重于热者宜利湿清热,健脾退黄,寒湿困脾者宜,温阳散寒、健脾利湿;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肝郁气滞者治则宜疏肝理气,活血解毒,肝胃不和者宜疏肝和胃,佐以解毒方剂;慢性肝炎肝郁脾虚者宜疏肝解郁,健脾和中,气滞血痰者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肝肾阴虚者宜滋养肝肾、养血活血等方剂治疗。目前研究表明,主要经血和肠道外途径传播。总之,肝炎患者应忌用各种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

孩子一出生就被检查出庚型病毒性肝炎现在正在治疗庚

肝炎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施治,有一定的效果。如急性黄疸型肝炎热重于湿者宜清热利湿退黄,湿重于热者宜利湿清热,健脾退黄,寒湿困脾者宜,温阳散寒、健脾利湿;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肝郁气滞者治则宜疏肝理气,活血解毒,肝胃不和者宜疏肝和胃,佐以解毒方剂;慢性肝炎肝郁脾虚者宜疏肝解郁,健脾和中,气滞血痰者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肝肾阴虚者宜滋养肝肾、养血活血等方剂治疗。目前研究表明,主要经血和肠道外途径传播。总之,肝炎患者应忌用各种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