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前综合征

所属科室:外科


  发病多急骤,常常数小时至数天内症状发展至高峰。此病常有根性疼痛或麻木,提示病变的上界。常见的病变区域多在颈或胸脊髓。其次位于腰段,位于延髓者较少见。

  1.颈段脊髓前动脉血栓形成 根痛位于颈部或肩部。若位于颈膨大则根痛在上肢,继而出现手肌萎缩。脊髓受损后出现四肢瘫痪,初呈弛缓性的“脊髓休克”,以后渐渐为痉挛性瘫痪。早期以大小便功能障碍及感觉分离为特征性变化,痛觉和温度觉丧失,而震动觉和位置觉存在。侧支循环建立后,感觉障碍很快得到改善。根痛在瘫痪出现后数天至数周仍不消失。

  2.胸髓脊髓前动脉血栓形成 初有肋间区疼痛,后有相应节段肌肉瘫痪,肋间肌萎缩等,临床上不易查出。弛缓性截瘫出现迅速,一般历时3~7周后转为痉挛性截瘫。常有一明确的痛、温及触觉缺失平面,提示损害的脊髓上界,常缺乏感觉分离现象。

  3.腰段脊髓前动脉血栓形成 引起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及感觉缺失,感觉缺失区有皮肤营养障碍,此时无病理反射,多呈尿失禁。

  颈、胸及腰脊髓脊前动脉闭塞,一般不出现位置觉障碍,震动觉可呈轻度损害。这是由于在脊髓内,震动觉的传导纤维,有一部分位于脊髓侧索的原因。两侧肢体瘫痪和感觉障碍,有时并不对称,即两侧损害的程度和平面可不一致。几乎所有患者皆出现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接近脊髓前动脉自椎动脉起始处如有血栓形成,可累及延髓腹侧。此时延髓的锥体,内侧丘系及舌下神经受损,出现舌肌萎缩,四肢瘫痪或偏瘫,以及一侧或双侧病损以下痛、温、触及位置觉皆消失的症状。

  本病腰椎穿刺椎管无梗阻,细胞数正常,有时蛋白含量轻度增加。MRI表现:急性期脊髓增粗,肿胀,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发病1~3周病灶明显强化,慢性期可表现为脊髓萎缩。

  一般依据病史特点,起病急骤,呈横贯性脊髓损害,往往不累及位置觉,椎管无阻塞,不难确诊。

  但本病原因常不易肯定。青年患者多考虑与感染或外伤有关。老年者可能与脊髓动脉粥样化有关。


相关医生

医患问答

更多

脊髓圆锥损伤大小便不出

抓紧时间治疗方有恢复之望。此病是胸12骨折合并脊髓园椎及马尾神经损伤导致不完全性截瘫,发病后西医手术只是恢复了椎管口径免使脊髓神经再度受损为神经恢复创造条件,但手术不能恢复神经。其神经功能的恢复除自身修复外,必须及早治疗方有恢复之望,若受损神经因时间过长继发缺血变性则本病恢复无望。 治疗方案:1、采用中药增强改善脊髓血液循环,使受损神经得到充分的血供。2、中西医结合营养神经预防受损神缺血变性坏死导致不能恢复。3、采用脊髓神经再生之药兴奋激活受损后麻痹不全的神经才能再生修复神经以支配二便,运动等各种功能获得最佳恢复、。4、采用我们专为患者设计的自主被动锻炼支架进行功能锻炼先使患者先达被动自力。5,如患者发生足下垂,需专业设计的校型鞋保护好踝关节免发生骨磨损畸形。需帮助发来术前后磁共震照片为你指导。

小儿惊厥综合征...

小儿惊厥可能是高热引起的症状。主要表现出来的症状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建议一旦出现高热的症状就要及时输液退烧,并且要对出现的症状对症治疗。

脊髓空洞症,小脑扁桃体下疝

你好,这个要及时降低压力,结合情况选择对症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怎么治疗好...

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怎么治疗好这个没有确切的答案。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要补充营养,宜食含优质蛋白质高的食物,注意高纤维、高维素食物的补充及低脂肪、适当的糖饮食。做到不偏食,五谷杂粮、新鲜蔬菜和水果、牛、羊、猪的瘦肉、禽蛋类、牛奶、鱼虾等均可食用

询问下多囊卵巢综合征综述?多囊卵巢综合征...

建议:你好,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综述这个问题要多做了解,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综述这个问题为你解答如下:建议应该积极选择达英帮助改善不适的可能 指导意见:同时复查彩超,注意配合内分泌情况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