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互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但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4μmol/L(12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
相关医生
专家科普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新生儿黄疸的指数是多少?...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新生儿黄疸有两种:病理性和生理性,脐血~24h~28h3~7dl 足月儿<42.8(2.5)<102.6(6)<128.3(7.5)<205.2(12) 早产儿<42.8(2.5)<136.8(8)<205.2(12)<265.5(15) 谢谢你的提问!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是什么?...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胎龄12周时,羊水中已有胆红素。这是由胎儿气管和支气管树分泌到羊水中的未结合胆红素。胎儿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未结合胆红素,极大部分通过胎盘到母体循环去清除,故新生儿刚出生时都无黄疸。出生后,新生儿必须自己处理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一未结合胆红素。但葡萄糖醛酰转移酶在足月儿要3~5天、未成熟儿要5~7天才成熟。加诸概述中已提及的各种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就发生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谢谢你的提问!
何何治疗新生儿黄疸??...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1 光照疗法:新生儿裸体卧于光疗箱中,双眼及睾丸用黑布遮盖,用单光或双光照射,持续24――48小时,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公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 酶诱导剂:常用苯巴比妥,能自愈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不必治疗。但遇黄疸较严重时应予光疗并作进一步检查,以防夹杂病理性黄疸。 谢谢你的提问!
新生儿黄疸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新生儿黄疸应注意预防:1)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3)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5)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6)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7)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谢谢你的提问!
新生儿黄疸该怎么晒太阳?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导致,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科普文章
更多新生儿黄疸护理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者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等原因,出现以
新生儿黄疸的饮食疗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黄疸是不用担心的。但是,如果宝宝的胆红素水平太高(因为没有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控制黄疸,而且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
新生儿黄疸照蓝光
新生儿黄疸,是指未满月的孩子,由于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胆红素
如何处理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出生28天内),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生理性黄疸在新生儿
别拿新生儿黄疸不当回事!
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表现。当新生儿血中胆红素>5~7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