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痣

所属科室:皮肤性病科

太田痣(nevus of ota)是遗传或某些胎内原因所引起的皮肤黑素细胞分化异常,致面部三叉神经(主要是第1、2分支)分布区皮肤,并常波及巩膜等组织的色素性病变。临床上以眼周围及面部皮肤褐青色斑块或斑片为特征,故又称眼上腭褐青色痣、眼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症。色斑不能自行消退,激光是目前治疗太田痣较好的方法。

相关医生

医患问答

更多

太田痣有哪些并发病症,太田痣还会引起哪...

每因劳累、妊娠、月经或睡眠不足时加重;少数病例可合并同侧青光眼、白内障、恶性黑色素瘤、传导性耳聋。   太田痣可合并持久性蒙古斑;   可并发伊藤痣、蓝痣和血管瘤;   前房角因色素增生受阻而导致青光眼;   可合并神经性耳聋、眼球后退综合征;   也可合并同侧先天性白内障和上肢萎缩。   太田痣恶变的机会极少,有的话常为合并虹膜、脉络膜恶性黑素瘤,或合并恶性蓝痣。

太田痣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太田痣检查...

一般无需辅助检查,根据色素的颜色、分布及累及眼等特点,即可作出诊断。   组织病理:   1.似蒙古斑,黑素细胞散在于真皮胶原纤维之间,但其分布比蒙古斑表浅。   2.有隆起和浸润的色素斑,其黑素细胞数目多,似蓝痣。   3.眼部,包括眼眶骨膜等较深的结构中也可有显著细胞浸润。

太田痣的治疗方法???...

常规的治疗方法有:冷冻治疗,激光治疗,外科手术(磨皮术或植皮)等。   冷冻治疗:从皮肤表面一层一层地由表及里地冻伤组织,由于病损部位深,冷冻治疗可留下瘢痕。   外科治疗:采用将病损区皮肤磨去(就象水磨石地那样),或将病损区皮肤切除,最后植皮。   激光治疗:将皮肤由表及里一层一层地烧灼掉。该法因具术后疤痕小的优势,是时下较受欢迎的治疗方法。

太田痣有什么表现?...

皮损为淡青色、灰蓝色、褐青色至蓝黑色或褐黄色的斑片或斑点,斑片中央色深,边缘渐变淡,偶尔色素斑的某些区域可隆起甚至发生粟粒到绿豆大小的小结节。斑点呈群集状分布,疏密不一,或中央为斑片,边缘为斑点。皮损的颜色因日晒、劳累、月经期、妊娠而加重。有的青春期变深扩大。太田痣的颜色可有一定的变化,如夏季颜色较深,冬季较浅,情绪对颜色也有影响。   本病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眶周、颞、前额、颧部和鼻翼,即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二支分布的区域;单侧分布,偶为双侧性(约10%左右),约2/3的患者同侧巩膜出现蓝染,结膜、角膜、 虹膜、眼底、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眼球后脂肪及眶周骨膜也可累及。皮损广泛者亦可累及头皮、耳颈、躯干、上下肢等部。口腔和鼻咽部粘膜亦可受累。

太田痣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需与蒙古斑、蓝痣等鉴别。   蒙古斑出生即有,能自然消退。且不波及到眼和粘膜。组织象中真皮内黑素细胞数量较少,位置较深。   蓝痣为蓝黑色的丘疹或小结节,好发于手足背及面部、臀部,组织象中黑色素细胞聚集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