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息肉的早期症状常不明显,有些患者在吞咽出硬食物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舒服感觉,包括咽下食物哽咽感,胸骨后烧灼感,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滞感或异物感,哽咽停滞感长,通过吞咽水后缓解消失,症状时轻时重,进展缓慢。食管息肉特有的临床症状,是病人可因阵发性咳嗽或呕吐而将息肉呕至下咽部或口腔内,或者息肉定期在口腔内出现,病人自觉咽部有异物感或感觉到咽部有肿物,随着吞咽动作,病人能将吞入到口腔内的肿物,由重新吞咽到食管腔内,有的病人在感觉到口咽部有肿物时,可自行用手指,将其推入到食管腔内,因有蒂的食管息肉,可以在颈段食管与口腔之间往返活动,这种特殊的临床表现,多为一过性,临床查体多无阳性发现。
专家科普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我脱肛医生诊断为息肉,做手术又不是息肉,
脱肛是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并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 做息肉手术一般对以后影响不大,祝早日恢复健康.
2013-06-26
咽喉有息肉
建议最好进行手术对症治疗,如果情况轻的话建议可以应用药物保守对症治疗.
2013-08-10
什么是出血性疾病?肝硬化病人食管静脉曲...
当人体的止血机能发生障碍时,可引起皮肤、粘膜和内脏的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即出血不止,凡是具有这种出血倾向的疾病均可称之为出血性疾病。 根据引起出血的不同机制,出血性疾病可以分为三类: (1)血管因素异常:包括血管本身异常和血管外因素异常引起出血性疾病。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症、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即为血管本身异常所致。老年性紫癜、高胱氨酸尿症等即为血管外异常所致。 (2)血小板异常:血小板数量改变和粘附、聚集、释放反应等功能障碍均可引起出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及血小板增多症等,均为血小板数量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无力症、巨型血小板病等为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性疾病。 (3)凝血因子异常:包括先天性凝血因子和后天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两方面。如血友病甲(缺少Ⅷ因子)和血友病乙(缺少Ⅸ因子)均为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所致的出血大多为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
201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