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见原因:在临床中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的常见原因首先是药物,一些化学类的药物的长期应用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其次化学毒物,比如说苯及其衍生物,长期接触苯的一些人,苯会在富含脂肪的组织和骨髓中沉积,可能影响骨髓造血,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其次就是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长期处在这些射线照射下的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人群。第四个原因就是病毒感染,现在已经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有确定关系的就是肝炎病毒,这种肝炎病毒一般是非甲、非乙型的这种肝炎病毒。第五个原因就是免疫因素,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跟胸腺瘤,系统性红斑狼疮,还有类风湿关节炎这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些血清中找到抑制造血的这些抗体,可能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再有一个原因就是遗传因素,有一种比较罕见的遗传病,叫范可尼贫血,这种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就是遗传造成的。第七个因素就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这种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两者都是由于造血干细胞的,造血衰竭引起的,并且这两种疾病相互转化,就是说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的一个因素,基本上常见的原因就这些。
专家科普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的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2013-06-25
再生障碍性贫血会有什么症状...
建议:你好,一般是可以有面色微黄,以及无力嗜睡的症状,建议你,可以做血常规检查,有便于遵医嘱对症药物治疗!
2013-06-26
再生障碍性贫血应该如何预防...
预防常识: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由于化学、物理或生物因素对骨髓毒性作用所引起。因此在有关的工农业生产中,要严格执行劳动防护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有害的化学和放射性物质污染周围环境。本病患者机体抵抗力较低,因此要重视个人和环境的清洁卫生。一旦感染发生,应及早到医院诊治。输血对本病是一种支援手段,但不应滥用。为防止血色病,一般血红蛋白在6g/L以上不宜输血。目前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用雄性激素治疗,中药对部分病人有效,对急重症再障可行异体骨髓移植或用于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