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带下病的效果如何

艾灸主穴:带脉、三阴交
带下病表现以白带清冷,腰膝酸软,少腹冷坠,溲清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迟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的肾虚之带下,治宜滋阴益肾,培元固涩,可加取关元、肾俞、次髎。
①带脉穴为足少阳与奇经八脉交会穴,该穴与督脉之命门穴横向联系环腰1周,取之可益气固摄,调理任督。
②三阴交调理足三阴经,平肝泻热,健脾利湿,补肾强精。
③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下合穴,又属强壮穴之一。取之既有调理脾胃功能,又助于气血的化生,还可增强体质,促进疾病康复。
④脾俞与足三里合用能健脾、振奋中阳,复其升清降浊运化水湿之功。
⑤隐白为足太阴脾经的井木穴,木气通于肝,脾统血,肝藏血,脾又主肌肉四肢,故隐白穴具有补脾摄血、益气之效。

带下病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