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骨质疏松与老年性骨质疏松有何区别

绝经后骨质疏松常见于50岁左右的妇女,是因为雌激素水平的突然下降造成了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以及甲状腺素等多激素的变化,造成体内的骨吸收与骨形成的速度加快,最终的结果是骨吸收小于骨破坏,形成了骨质疏松。这类骨质疏松的特点表现为时间早、大概50岁左右就会出现,是属于高转换型的骨质疏松,也叫原发性1型骨质疏松,老年性的骨质疏松常见于70岁左右的男性患者,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机体的脏器衰竭而造成的,主要原因有肾脏功能的衰减,活性的1、25、羟D3水平降低,造成骨的形成减少。因此,骨形成减少后造成骨量的逐渐减少,同时由于脏器功能的逐渐衰退,肠道的1、25、羟D3水平逐渐减低也会造成骨吸收减少,这主要表现为低转换性的骨质疏松,也称为原发性2型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