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

所属科室:内科

随着血管外科的发展,急性动脉栓塞的治疗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病死率和患肢截肢率仍相当高,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缺血性横纹肌溶解及由此产生的肌红蛋白、离子紊乱、氧自由基等引起代谢性综合征(myonephropathic-metabolic syndrome,MMS),即肌病肾病代谢综合征。以往未能对此代谢性改变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患者预后较差。近期文献统计,急性动脉阻塞后MMS发生率为7%~37.5%,而其真正发病率仍是一个未知数。

相关医生

医患问答

更多

早产儿代谢性酸中毒怎办??...

宝宝早产,目前代谢性酸中毒,可用碳酸氢钠纠酸,水肿可加蛋白或血浆看看。

怎样治疗代谢性酸中毒...

1.积极防治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发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血液灌流状况,改善肾功能等。   2.给碱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严重酸中毒危及生命,则要及时给碱纠正。一般多用NaHCO3以补充HCO3-,去缓冲H+。乳酸钠也可用,不过在肝功能不全或乳酸酸中毒时不用,因为乳酸钠经肝代谢方能生成NaHCO3。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THAM或Tris)近来常用。它不含Na+、HCO3-或CO2。其分子结构式为(CH2OH)3CNH2,它是以其OH-去中和H+的。1gNaHCO3含有11.9mmol的HCO3-,1g乳酸钠相当于9mmol的HCO3-,1gTHAM相当于8.2mmol的HCO3-。而NaHCO3溶液作用迅速、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时补充碱量可用下式计算:   补充碱(mmol)=(正常CO2CP-测定CO2CP)×体重(kg)×0.2   或=(正常SB-测定SB)×体重(kg)×0.2   临床上可先补给计算量的1/2~1/3,再结合症状及血液化验结果,调整补碱量。在纠正酸中毒时大量K+转移至细胞内,引起低血钾,要随时注意纠治低钾。   3.处理酸中毒时的高钾血症和病人失钾时的低钾血症:酸中毒常伴有高钾血症,在给碱纠正酸中毒时,H+从细胞内移至细胞外不断被缓冲,K+则从细胞外重新移向细胞内从而使血钾回降。但需注意,有的代谢性酸中毒病人因有失钾情况存在,虽有酸中毒但伴随着低血钾。纠正其酸中毒时血清钾浓度更会进一步下降引起严重甚至致命的低血钾。这种情况见于糖尿病人渗透性利尿而失钾,腹泻病人失钾等。纠正其酸中毒时需要依据血清钾下降程度适当补钾。   严重肾功能衰竭引起的酸中毒,则需进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方能纠正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代谢尾产物潴留等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要怎么检查...

你说的情况看这个做身体的酸碱度检查就可以了,并且有这个呼吸气味异常等,这个一般是代谢异常导致的

代谢性酸中毒的处理原则...

你好;这种情况应该首先补液,如果没有体液的缺失没有恢复应该适当补充小苏打。

请问代谢性酸中毒会引起什么问题?...

人体动脉酸碱度(pH)是血液内H+浓度的负对数值,正常为7.35~7.45,平衡值为7.40。体液中H+摄入很少,主要是在代谢过程中内生而来。机体对酸碱负荷有相当完善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缓冲、代偿和纠正作用。碳酸、碳酸氢盐是体液中最重要作用最大的缓冲对,代谢性酸负荷时,H+与HCO3结合成H2CO3,H2CO3极不稳定,大部分分解成CO2和H2O,CO2通过呼吸排出体外,使血液中HCO3与H2CO3的比值保持在20:1,pH值也将保持不变,可是代偿是有限度的,如果超过了机体所能代偿的程度,酸中毒将进一步加剧。代谢性酸中毒是最常见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以原发性HCO3降低(<21mmol/L)和PH值降低(<7.35)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