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铜蓝蛋白显著降低被公认为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重要的生化指标,国内外均以铜蓝蛋白显著降低作为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金标准之一。
患者家属看到自己的孩子的血清铜蓝蛋白降低担心是肝豆状核变性,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水平血清铜蓝蛋白的生理变化,出生后至六个月内最低新生儿血清铜蓝蛋白的水平,只有正常人的1/5早幼期最高然后下降至正常水平,血清铜蓝蛋白正常值约为200到500毫克每升,何种铜蓝蛋白水平能够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2008年美国肝脏协会制定了肝豆状核变性的诊疗指南中对于铜蓝蛋白的诊断价值,推荐为血中的铜蓝蛋白是小于50毫克每升,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有力证据,经轻中度的铜蓝蛋白的下降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根据报道27%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正常水平,因此铜蓝蛋白正常并不能排除肝豆状核变性,铜蓝蛋白降低也可见于别的疾病,如急慢性肝炎非硬化性肝病失代偿性肝硬化,药物性肝炎新生儿肠道吸收不了,肾病营养不良无铜蓝蛋白血症等,体检发现了血清铜蛋白降低并不能完全是肝豆状核变性,应就诊专科医生以进行系统分析诊断与鉴别诊断。
语音答疑
更多医患问答
更多梅核气怎么治疗?
你好,梅核气主要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脾犯胃,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 以咽喉中常有异物感如梅核阻于喉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证.多发生于女性.相当于西医的神经官能症或癔球.梅核气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肝郁脾滞,津液不得输布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患者自觉咽喉中有异物感,无疼痛,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不碍饮食,时轻时重,伴精神抑郁,胸胁胀痛,纳呆,困倦,消瘦,妇女月经不调,舌暗,脉弦.治宜疏肝解郁,消痰散结,方用半夏厚朴汤,逍遥散等.
2013-07-30
肝切面形态稍大,肝内回声不均,在肝内可见...
转移性肝癌晚期症状在全身的表现有:消化功能紊乱、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指导意见: 肝癌晚期患者或家属应多了解肝癌晚期的治疗知识,多和主治医师交流,对肝癌晚期生存期的延长有帮助
2013-06-25
肝性脑病肝肝硬化怎么办? ...
你好, 中医中药是治疗肝硬化的有效方法,中医治病的特点就是辩证治疗, 建议:因人而异的组方,同一种病发生在不同的身上治疗的方法就不一样,所以用中药治疗要根据病情组方给药.
201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