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何分类

在目前儿童的跟成人的分类是差不多的,根据骨髓的这些状态,和外周血细胞基数的情况,我们给他进行分型,一个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他主要是要看骨髓里边的有核细胞增生,或者是有核细胞的增生,外周血血象它要符合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少于0.5×10的9次方,血小板的数目少于20×10的9次方,网织红细胞的数目,它的绝对值要小于20×10的9次方,或者是矫正以后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小于1%。极重型再障,就是要满足重型再障的条件,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在0.2×10的9次方。非重型再障就是没有达到重型再障和极重型再障的诊断标准,因此总的来说它分三型,重型,极重型和非重型再障这三种类型,现在大家都是统一的这个分型标准。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

医患问答

更多

再生障碍性贫血吃什么对身体好? ...

1)供给高蛋白饮食:各种血细胞的增值分化和再生,都需要依赖蛋白质作为基础,所以再障病人在饮食方面更需要供给营养价值高的动物性蛋白质,如含蛋白质丰富的瘦肉、蛋类、鱼类、乳类、鸡肉、豆制品及动物肾脏等。另外多吃鳖、龟、及动物骨或骨髓熬汤等。   2)补充造血物质:虽然再障不是由于缺乏造血物质取法所至,但是由于反复出血,长可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从而加重再障的贫血程度,因此食物中常应补充含铁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如枸杞子、赤小豆、黑芝麻、猪肝、黄鳝等,以及新鲜蔬菜如西红柿、芹菜、菠菜、莴苣等,不仅可以改善贫血,而且可以预防出血。   3)补铁: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参与氧的运输和存储。由于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一般会在持续缺铁3~5个月时发生。 补充铁剂,一定要与餐共食或餐后服用,可以降低铁质对肠胃到的刺激性,同时食物中的蛋白质,更可以提高铁质的吸收率,如富含乳酸亚铁和阿胶的体恒健铁之缘片,如果能够随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或果汁服用,吸收率会更佳。   4)饮食宜忌:出血患者宜吃清淡和宜消化食物,忌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外感发热患者宜多饮水;多吃莲藕、西瓜或用梨皮、鲜茅根、鲜芦根、荷叶等煎汤当茶饮。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并发病症,再生障碍...

1.出血 血小板减少所致出血常常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并发症,表现为皮肤淤点和淤斑、牙龈出血和鼻出血。在年轻女性可出现月经过多和不规则阴道出血。严重内脏出血如泌尿道、消化道、呼吸道和中枢神经出血少见,且多在病程晚期。患者出现严重鼻出血、视物不清、头痛、恶心呕吐,常是致命性颅内出血先兆表现,临床要充分予以注意。   2.贫血 红细胞减少所致贫血常为逐渐发生,患者出现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头晕、耳鸣等症状。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下降较缓慢,多为每周降低10g/L左右。少数患者因对贫血适应能力较强,症状可较轻与贫血严重时合并贫血性心脏病。   3.感染 白细胞减少所致感染为再障最常见并发症。轻者可以有持续发热、体重下降、食欲不振,重者可出现严重系统性感染,此时因血细胞低使炎症不能局限,常缺乏局部炎症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感染多加重出血而导致死亡。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物理、化学、生物或不明因素作用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严重受损,造成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衰竭的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