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尿崩症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中枢性尿崩症的临床表现为两方面:第一因抗利尿激素不足引起的多饮多尿、烦渴;第二是与病因有关的表现,如占位病变引起的头痛等症状。大多数病人初期排尿次数增加,尿量增多,之后出现烦渴多饮。儿童起病的患者可因长期多尿引起膀胱、输尿管和肾盂扩张,损害肾功能,也可能合并骨质疏松。儿童可出现尿床。如果患者不能饮水或得不到饮水,可出现低血容量的表现,如心悸、心慌、血压下降、四肢冰冷、休克以及肾前性的氮质血症,此时及时补充血容量可迅速纠正。如果低血容量状态不能及时纠正,则会出现头痛、烦躁和昏迷。1.多饮多尿,尿量大于4000毫升,持续达24小时以上;2.尿渗透压和血渗透压之比小于1;3.禁水试验:禁水4到6小时后出现脱水症状,尿量恒定,尿比重不超过1.015,尿渗透压不超过血浆渗透压;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协定